奋进农学 | 我院教师参加2025年全国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作者:3044am永利集团欢迎您发布时间:2025-10-22浏览次数:11

2025年10月16日至17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承办的“2025年全国新农科建设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以“新农科·新动能——锚定教育强国建设使命 推动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科教育处处长唐博文、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教育与科技人才处处长连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人事司教育培训处处长张明吉等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沈建忠等7位院士专家,全国7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共商高等农林教育创新路径。

一、主论坛:院士领衔,共绘新农科发展蓝图

开幕式由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主持。教育部唐博文处长指出,新农科建设需以“新农科2.0”为引领,重点推进构建涉农人才思政教育体系、布局未来农业学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等八项任务。主论坛上,康绍忠院士以《农业工程类专业“101计划”建设实践》为题,深入剖析了农业工程教育的改革路径;沈建忠院士分享了《新农科兽医公共卫生专业建设的思考》,强调农科与医科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在报告中呼吁全国涉农高校深化协同行动,探索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中国方案”。

二、分论坛交流:我院分享农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本次论坛设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育人路径探索”等四个专题分论坛。在分论坛环节,我院院长郭永霞教授以“校企双驱 耕读双修 课赛融通——农学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结合传承北大荒精神,坚持扎根垦区,服务龙江现代化大农业,致力于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并通过产教融合、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育人目标,针对“课堂教学与快速发展的产业实践脱节,教学内容滞后于新技术发展;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及教学资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等”痛点问题,提出了从“双向嵌入、螺旋上升”的校企协同机制,创新耕读相济、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搭建科教融合、反哺教学的创新赋能平台等解决路径,引发了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三、学院参与:深耕新农科,凝聚共识促发展

我院派出由院长郭永霞、教学副院长孙丽芳、农学系主任付健、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杜艳丽组成的四人团队全程参会。会议期间,团队与多所高校交流了智慧农业专业建设、数智赋能课程体系重构等经验,并深入探讨了“十五五”期间农学类专业的升级方向。

四、未来展望:锚定2.0任务,赋能农业强国建设

本次研讨会为我院推进新农科建设提供了前沿视角与实践启发。未来,学院将聚焦以下方向: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双驱”机制,拓展与北大荒集团、农业科技企业的协同育人平台;二是强化数智赋能,加快智慧农业专业建设,开发融合人工智能的课程资源;三是服务区域战略,依托寒地农业科研优势,助力龙江粮食产能提升与乡村振兴。通过本次论坛,我院进一步明确了新农科2.0时代的核心任务,未来将持续优化“耕读双修、课赛融通”育人体系,为农业强国建设输送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杜艳丽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