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am永利集团欢迎您前身为农学系,创建于1959年6月;1996年6月撤系建立植物科技学院,2008年9月更名为3044am永利集团欢迎您。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建有农学(国家一流专业)、植物保护(国家一流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省级一流专业)和智慧农业(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共5个本科专业。

全院现有专兼职教职工1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35人,具有博士学位79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76人。拥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神农青年英才计划1人,青年龙江学者1人,黑龙江省模范教师1人,黑龙江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9人。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团队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现有在校本科生1507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8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人,博士研究生35人,寒地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49人。

学院现建有“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和“大豆机械化生产”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寒地作物栽培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5个本科生教学实验室、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5个国家级科技小院等教学平台。

“十四五”期间以来,学院共获批纵向科研项目30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揭榜挂帅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100余项,累计到帐经费6000余万元;签订技术服务类横向课题225项,到账经费3000余万元。审定新品种11个,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SCI论文150余篇)。2022-2024年“大豆宽台大垄匀密高产栽培技术”写入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2025年“生物炭固碳改土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苏打盐碱地大豆田缓混一体综合改良治理技术”写入黑龙江省主推技术;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6项。教师获得世界黑土研究会授予“黑土研究终身成就奖”、黑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省属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庆雁”支持计划金雁—铁人学者,入选“庆雁”支持计划“新雁”团队。

学院“扎根垦区,服务龙江”,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强化校企协同培养,形成了“三结合、两贯通、两强化”的卓越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多家大型企业和农场建立了院企合作关系;与垦区和地方共建“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九三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和“安达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科技创新基地,同时建有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60余个。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年来,获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3项,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创新大赛”“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大赛银奖5项、铜奖6项,省级大赛金奖19项、银奖49项、铜奖27项。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3%以上,近3届毕业生考研率均在40%以上。